原理图设计的EMC 规范 1. 整机原理图分哪几个主要功能部分? 2. 各部分是否尽量使用更低速的器件?(如74HC14 的Tr=Tf=6ns 而74AHC14 的Tr=Tf≤3ns,这时我们就要考虑选用74HC14 而不是74AHC14.) 3. 对 DVD 机芯的干扰是否有 EMI 对策,原理图上要明确标注。 解释说明:DVD 机芯的干扰主要是激光头电路本身产生的干扰(不同厂家的机芯干扰程度不一样),激光头的干扰通过较长的激光头扁平线形成天线辐射,所以要在电路上加小电容减少扁平线的天线效应,如下图。 4. DVD 机芯电源要有 EMI 对策,不但要明确标注而且要注明 Layout 时的放置位置。 解释说明:由于激光头读取信息时电源瞬间变化所产生的干扰很大。机芯电源要求就近有能提供瞬态电流的电容。如下图虚线框内的EMI 对策,有的机芯电路有好几个电源,每个电源都要有电容滤波,至少要有一个102---104 的电容。 5. 原理图上要标注各功能块的工作电压,尤其是时钟信号工作频率要描述清楚?(如:解码芯片、RAM 芯片、DC/DC等) 解释说明:原理图上标注清楚工作电压和信号频率不但有利于原理图的评审,对PCBLayout 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6. 对于干扰较大的3、5 次谐波频率在 230MHz 左右的时钟频率能否调整?(要求 F3、F5>230MHz+20MHz) 解释说明:因为 CE 辐射测试标准里有两个频率段(30MHz----230MHz 和 230MHz---1GHz),高段比低段要求低7Db。在 EMC 整改时要降 7DB 需要增加很多对策,尤其是针对 LCD 屏的干扰,我们很难对屏进行处理。 如下图有一个时钟的谐波在 225MHz 左右超标 6db。如果时钟频率稍改大一点使其落在 230MHz 以后,那么 EMC 整改就容易多了。 7. 对较高频率是否有EMI 对策?如RAM 时钟等。 解释说明:工作频率比较高的时钟信号不但其产生的谐波辐射很大,其本身的基波辐射也很大,所以原理图上一定要有EMI 对策。如MTK1389 与 DRAM 的工作时钟, 频率为 108MHz/128MHz/135MHz,在原理图上要串联电阻和并联电容到地。如下图所示。 8. 振荡电路里晶振的输出脚要串联 EMI 磁珠。 解释说明:晶振的输出脚一般都会有谐波分量产生,EMI 磁珠对高频信号存在很大的阻抗,使得时钟信号的基波通过,高频谐波分量被衰减,如下图虚线框内对策。 9 . 地址/数据线要串联电阻。 解释说明:在EMI 测试时常发现一些密集噪声干扰,如下图。密集噪声干扰与电路中的晶振、主频信号没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