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岗位培训总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云、降水动力学和微物理学基础 一、 单项选择题: 1. 作为人工增雨的的主要对象,冷锋出现频次: (A) 冬季最多; (B) 春季最多; (C) 夏季最多; (D) 秋季最多。 答案: B 级别: 通用 2. 暖底云中霰的结凇增长比同质量的水滴的碰并增长: (A) 更快; (B) 更慢; (C) 相当; (D) 随小水滴尺度而异,尺度小,霰增长更快。 答案: A 级别: 通用 3. 霰的结凇增长率在较大云滴(d≥20μm)区, (A) 随霰密度减小,结凇增长率减小; (B) 随霰密度增大,结凇增长率增大; (C) 随霰密度减小,结凇增长率增大; (D) 随霰密度增大,结凇增长率减小。 答案: C 级别: 通用 4. 霰和冻滴的结凇增长率与过冷水滴的碰并比较明显,在较大云滴(d≥20μm)区 (A) 冻滴比霰处于有利结凇增长条件; (B) 霰比冻滴处于有利结凇增长条件; (C) 过冷水滴比霰处于有利碰并增长条件; (D) 过冷水滴比冻滴处于有利碰并增长条件。 答案: B 级别: 通用 16. 考虑到潜热作用和热传导效应,空中600hPa冰水共存云中,相应 的最大水汽密度出现在: (A) -12℃ ; (B) -13℃ ; (C) -15.5℃ ; (D) -14.25℃ 。 答案: C 级别: 通用 17. 自然"播种-供水"降水增强机制,常出现于: (A) 深厚层状云系的混杂云中; (B) 气团雷暴中; (C) 雨层云中; (D) 上为高层云,下为碎雨云的云系中。 答案: A 级别: 通用 18. 防雹试验的统计效果检验中,哪个检出率较高. (A) 序列试验分析; (B) 区域对比试验分析; (C) 区域回归试验分析; (D) 无法确定。 答案: C 级别: 通用 二、 多项选择题 2. 在 R 处目标相对雷达波束轴线方向的运动分量 v,称为目标的径向速度,规定朝向天线运动的速度分量的符号是什么,分别表示为: (A) 正,v=dR/dt (B) 正,v=-dR/dt (C) 负,v=dR/dt (D) 负,v=-dR/dt 答案: B 级别: 通用 三、 简答题 2. 为什么出现的雨滴大都在2~3mm以下? 答案: 大气中因湍流作用,雨滴变形、碰撞产生破碎,不像静止大气那样可出现4~5mm的雨滴。 级别: 通用 3. 何谓下落末速度? 答案: 水滴或冰晶在空气中受重力作用、空气阻力和浮力作用,当受力平衡后,以匀速下落,此却下落末速度。 级别: 通用 4. 何谓冰水共存云中的“蒸一凝”效应? 答案: 由 于冰面 饱 和水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