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9 页阶段达标检测 (五)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时间: 60 分钟满分: 7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社会秩序B.强化中央集权C.构建平等社会D.缓和诸侯纷争解析: 选 A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A 项正确。2.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解析: 选 B诸子百家在理论上“辟犹水火 ”,相互批驳对立,故A 项错误。诸子百家“相生 ”“ 相成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故B 项正确。诸子百家并非都为稳定统治服务,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最终达到“同归 ”,故 D 项错误。3.明朝中后期, 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 选 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朝鲜来华使者认为王阳明的学说“谤辱朱子 ”,他们以程朱理学为儒学正宗,故①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故②说法错误。朱熹认为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 ”,求理方法是 “致良知 ”,故③正确。心学是儒家学者为适应当时统治需要而对儒学的发展,故④说法错误。 故选 C 项。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解析: 选 D孔子的 “克己复礼 ”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第 2 页共 9 页分制度,而朱熹的“克己 ”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完全一致,故D 项正确;朱熹主张“ 存天理,灭人欲”,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