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期末复习一、环境监测的定义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书上绪论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针对每个点展开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确定目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确定监测项目→确定监测点的布置及采样时间和方式→选择和确定环境样品的保存方法→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环境监测报告实施方案:优化布点、样品采样、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二、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国家混啊井质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环保政策的目标、环境管理的依据,也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污染物控制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作用: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采用的污染控制技术, 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作用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三、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类?共有几个级别?(国家、地方的关系)环境监测中,为什么要实行优先监测?需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具有什么特点?国家和地方的关系: 1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相辅相成;2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为什么要实行优先监测?世界上已知的化学品约有1000 万种,进入环境的有10 万种之多。因此, 必须制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需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具有什么特点?优先污染物常具有以下特点:毒性大、 难降解、 出现频率高、 可生物积累、 属三致物质、以及检测方法成熟。 “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研究”已完成,提出了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 14 种化学类别共68 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 种。四、地表水有哪五类水域功能?五、什么是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它们的采样点各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不同?(多项选择)第一类污染物: 能在环境或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含有此类有害污染物质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1-6(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