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高二联考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 分,用 【加试题】 标出。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 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2 分,总分 60 分。1. 谈及中国古代政制,有学者形容它“譬犹从一大树种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他旨在说明A. 分封制下中央地方的实力消长 B.宗法制下大小宗之间关系C.郡县制下地方政府的割据倾向 D.行省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2. 对地方官的监察是历代王朝实施地方管理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确规定“对地方官的监察”的是①汉代刺史②唐代六部③元代行省④明代内阁A. 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为此,宋太祖A. “罢相,设五府、六部⋯⋯等署,分理天下庶务”B. (于)“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C. “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打破士族垄断官场局面D. (令)“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4. 英人习惯上把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称为“通商战争” ( Trade War ),其原因可能包括①鸦片贸易涉及的道德问题②对战争根源的思考③对战争首先发动者的争议④对战争影响的预期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 丘逢甲写下血书“抗倭守土”,并带头联名致电清廷,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忘”,愿意与驻台清军“誓死守御”。这一幕出现在农历A. 甲午年 B.乙未年 C.庚子年 D. 辛丑年6. 历史漫画往往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下列各项,与这两幅历史漫画(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无直接关联的是A. 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B.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7. 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 政党之宣言, 报章之言论, 街巷之谈说, 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A. 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C.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资产阶级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