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法律保护、非国有股权与企业创新法律保护、非国有股权与企业创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非国有产权是否真正促进创新是事关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转型进展的重要议题。本讨论利用 20XX—20XX 年 A 股上市公司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样本公司数据,考察了非国有股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股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总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发明创新没有显著作用效果;其中,企业内高管股权促进了公司总创新,但对发明创新没有显著作用;境内与境外非国有法人股权对总创新及发明创新均没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地,本讨论还发现,非国有股权在强法律保护下能够显著促进公司总创新及发明创新;高管持股在不同法律保护下对公司创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讨论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不同类型的股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创新的不同效果,这对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促进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非国有股权;股权结构;法律保护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xxx8(01)010610 一、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进展的关键阶段,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方向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因此,促进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微观企业创新将推动我国经济转型。那么如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创新?现有理论讨论主要关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营造与政策支持[12],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关注较少。还没有讨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探讨战略新兴产业内股权结构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对此问题的考察将有助于揭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作用效果。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鼓舞不同性质的产权资本(包括国有与其他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与相互融合,以此优化企业股权结构,从而凝聚各种社会资源,提升企业运营活力。基于产权理论,国有股权由于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存在,在公司治理上常常表现为内部人控制[3],这可能不利于企业从事对其长期进展有利、同时具有较大风险的创新活动。而非国有股权(私有股权)由于产权比较清楚,反映到公司治理中,常常表现为较为合理的公司管控机制[4],这样,公司更倾向于从事对其长期有利的企业创新活动[5],因此,企业股权的混合将可能有利于企业创新。然而也有讨论指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高于民营企业[67]。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