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论钢琴作品学习之价值体现 钢琴音乐传入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真正意义上开始进行本土钢琴音乐创作以及教学活动是在 20 世纪初才广泛开展起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摸索与进展中,钢琴这一外来乐器已经逐渐融入中国的音乐土壤中并且生根发芽了。我国的音乐家与钢琴家创作出来大量极具中国特色、民族韵味的音乐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钢琴作品已经在世界钢琴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其在我国的钢琴基础教育领域却没有得到重视。 一、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意义所在 (一)塑造民族化音乐思维能力。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不但是本民族和世界音乐的宝贵财宝,还是我国钢琴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它有着邃密的逻辑思维以及深厚的美学价值,因此,创作与演绎本土化的钢琴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音乐的精髓———“民族性”。从某种角度而言,旋律可以看作我国民族音乐中最丰富的表现手段,它也是最容易打动人心、最鲜亮的一种音乐语汇。中国的音乐,不管是传统的器乐作品、民歌还是曲艺音乐,都是以线性的横向、优美的旋律为主,它传承并发扬了我国自古以来优秀的人文精神与传统音乐元素,这些音乐作品旋律流畅、起伏连贯,非常恰当地体现了中国音乐中重视线性思维的创作传统。特别是一些根据传统民歌或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都较好的将我国传统音乐重视旋律线条美感的特征继承和发扬开来,音乐家在进行二度创作的同时,将作品原本的意境与神韵以旋律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正因为如此,与建立于纵向和声结构基础上的西方作品相比较,既借鉴了西方作曲技巧,又带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韵味的钢琴作品能够让我国的钢琴学子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塑造民族化音乐的思维能力。除旋律特点之外,曲式结构也是塑造民族化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有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直接运用了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例如《晚秋夜曲》这首作品,运用了我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金橄榄”的方法;《旱天雷》这首改编自广东音乐的钢琴作品以原曲相同的旋律结构进行创作,等。这些曲式结构的编排与西方音乐有着极大的不同,对于这类作品的学习能够让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阔钢琴学子更为全面的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之美。提到中国音乐的独特之美,散板———这样一种完全区别于西方音乐的节拍节奏形式,在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中就得到了较好体现。例如改编自我国陕北民歌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钢琴作品,其开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