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幼儿的社会教育之品德教育浅谈幼儿的社会教育之品德教育 摘 要:品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的社会教育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能主动地参加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社会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由此可见品德教育的重要。 一、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每日教育活动之中,且融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是制造品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要培育良好的习惯就需要反复地练习,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 ,注意培育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及时收拾好玩具、餐具、用具,起床后的内务整理,餐后做到“三净”,饭前、便后洗手等。天天督促,常常检查,使习惯得到巩固。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贯性,形成独立、自制及自律的品行。 在每日活动中,由于幼儿思维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须直观、形象、具体才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比如,大班活动“给弟弟妹妹的礼物”,用各种材料制作小礼物的同时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分水果”活动培育幼儿守纪律和集体荣辱感以及尊老爱幼的情感,通过游戏体验各种规则的重要性,使幼儿学会助人和自助,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学会正确的接人待物方式;在“我真棒”活动中,幼儿学会了相互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同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积极帮助家长、帮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情,针对不同问题,实行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指导、纠正,适时提醒孩子按正确的规则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二、在德育中,老师自身的良好行为就是一个优秀的典范,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老师应树立良好的品德行为,做幼儿的榜样。这就要求老师在游戏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活动角,在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时,引导幼儿与人交往,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真正的品德行为表现,抓住苗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