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父母教养行为在儿童2岁和7岁时的差异及与儿童抑制性的关系|父母教养行为父母教养行为在儿童2岁和7岁时的差异及与儿童抑制性的关系|父母教养行为 【摘 要】 目的:考察父母教养行为在儿童 2 岁和 7 岁时的差异及其与儿童抑制性的关系。方法:采纳实验室观察法对 56 名儿童 2 岁时的抑制性进行评价,用问卷法对父母在儿童 2 岁和 7 岁时的教养行为分别进行测量。结果:( 1 ) 儿 童 2 岁 时 母 亲 的 情 感 表 达 控 制 和 惩 处 评 分 都 低 于 父 亲(2.9±0.7/3.4±0.8, t=-4.47, P=0.000;2.8±0.6/3.1±0.8, t=-2 . 31, P=0 . 020 ) , 7岁 时 母 亲 的 惩 处 高 于 父 亲(3.3±0.6/3.0±0.8, t=2.17, P=0.030)。(2)7 岁时测量得到的母亲的担忧(3.7±0.8/4.4±0.7)、接纳(4.7±0.5/4.9±0.5)评分较 2 岁下降,惩处评分增加(3.3±0.6/2.8±0.6)且有统计学意义(F(1,53)=10.98, F(1,53)=6.89,F(1,53)=20.58, P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 PDF 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讨论对象来自国内一项有关儿童气质与家庭影响因素的追踪讨论。选取其中 56 名儿童作为分析目标,他们都在 2 岁时参加了实验室观察活动,并且在其 2 岁和 7 岁时其父母都分别完成了教养行为 Q 分类卡片的测量程序。男、女儿童各 28 名。 1.2 测量 1.2.1 儿童抑制性的测量 每个儿童在 2 岁时和母亲一起参加 30 分钟的实验室结构观察。实验情境有自由活动、与实验员玩翻斗车、机器人、老虎面具,对整个过程进行拍摄。借鉴 Garcia, Kagan 等人用过的编码和记分方法对观察资料进行编码、计分。儿童抑制性是以儿童在玩翻斗车、机器人和面具这三个情境中与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接近陌生人或玩具的埋伏时间为基本计分指标,分别计算其 Z 分数,然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求这三次 Z 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衡量抑制性的指标[6,7],得分越高,抑制性越强。 1.2.2 父母教养行为的测量 父母教养行为的测量采纳父母抚养行为 Q 分类卡片(Child -rearing Practices, CRPR)。该套分类卡片包括 91 张描述父母抚养儿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卡片,反映了父母教养中保护和担忧、限制、惩处、接纳、拒绝、控制情感表达、鼓舞独立、鼓舞成就等八个方面。测验实施中,要求父母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