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

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_第1页
1/5
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_第2页
2/5
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进展,科研成果不断增多,科技期刊的来稿量也随之日益增多。面对众多来稿,在大部分只有几个人[1],且要参加稿件处理流程中几乎所有环节的学术期刊编辑部,需要实行措施来科学、高效地处理稿件,优化处理流程,保障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有的注重初审环节[2-3],有的改革同行评议审稿流程[4],有的优化编校排版流程[5],并均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收稿到印刷对稿件全部处理流程进行优化的案例讨论不多。《应用生态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传统的学术期刊,在 2024 年使用北京玛格泰克科技进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之初,稿件处理效率低、周期长,流程各环节衔接不畅。本文归纳总结了 2024—2024 年《学报》编辑部从线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的收稿至编辑加工阶段)到线下(排版至印刷阶段)为优化稿件处理流程实行的多项措施,供期刊同仁借鉴和沟通。 1 流程优化前存在的问题 《学报》编辑部于 2024 年开始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系统使用之初,由于对软件不熟悉,平台上稿件处理流程的设置比较僵化,大体根据传统的收稿-责任编辑(学科编辑)初审-专家(学科编委)外审-作者修改-主编终审-编辑加工的流程设置,然后转入线下进行排版-执行编辑校对-印刷的流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一些问题。(1)稿件处理周期长。一方面,优化前初审和外审阶段时间设置分别为 20、60 天,主审需要 15 天,审理周期近 3 个月,刊发周期需 1 年,在审理时效性方面优势不足;另一方面,在编辑加工阶段,由于作者中硕博士讨论生为主要群体,来稿文章进行一次加工而达到齐、清、定的稿件很少,需进行多次编辑加工,这也导致此阶段的处理时间较长(1 个月),影响了稿件整体的处理周期。(2)稿件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把关环节有待改进。例如,优化前同行评议没有严格送两位专家评审,有的只送了一位,且没有实行双向盲审制,影响了稿件审理的公平性[6-7]。后期主审后管理层对期刊格式和法律规范化方面的审查比较薄弱,影响了期刊的出版质量。(3)各阶段衔接不畅,影响运转效率。例如,主编终审同意录用稿件后,在编辑加工和校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阶段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与作者沟通修改外,有的还需要与主编(主任)商榷,多个单篇次或者单个问题的沟通会占用编辑和主编(主任)很多时间,且效率较低;校对阶段,优化前在排版后给作者发送 1 次校样稿,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