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研“边缘化”教师的寻招之旅

科研“边缘化”教师的寻招之旅_第1页
1/5
科研“边缘化”教师的寻招之旅_第2页
2/5
科研“边缘化”教师的寻招之旅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研“边缘化”老师的寻招之旅科研“边缘化”老师的寻招之旅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缘起 今年开学初,学校召开了一次青年老师座谈会,请三十几位教龄五年内的年轻老师坐在一起,谈谈自己在专业成长中的困惑和想法。令我这个教科室主任尴尬的是 95%的年轻老师都谈到“课题讨论无从入手”、“不知课题该怎么做”。课题讨论“一穷二白”似乎成了这些青年老师最大的困惑。 二、直击 怎么会不知课题该怎么做呢?为了引领老师们的科研能力,每年我校都会在校内举办“优质课题推介会”,请在市、区获奖的课题组负责人在全校进行课题推介,介绍课题价值、课题讨论流程,呈现课题成果。每年教科节,学校都会邀请省、市、区的教科研专家到校做教科研讲座,从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制订计划、实施讨论、反思升华等深化细致地引领。事实上,正是有了这样的指导,学校教科研工作提升很快,20XX 年有区级立项课题 13 个,市级学科教改项目立项课题 11 项。 那么,这样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科研引领,为什么年轻老师还是不约而同地提到课题讨论不知如何进行的困惑呢?是他们主观原因造成的吗?这是我第一时间产生的想法。但真的只是主观原因吗?细细反思其实就能发现问题的症结:学校规划课题参加人员虽多,但年轻老师资历和经验尚浅,很少能被邀请成为课题组成员,即使参加了,也不能成为课题组核心人员,没有机会接触课题讨论核心工作。我校今年立项的市、区级课题中,教龄五年以内的年轻老师的主持率为零,参加率不到 10%。 显而易见,虽然学校在教科研上取得了不错成绩,有一部分老师通过教育科研获得了相当进步和进展,必须看到,相当一部分老师只是零碎地参加课题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部分讨论,对课题整体情况了解不足,对教育科研的感受不深,实际收获不大。 而我校教龄五年内的年轻老师占全校总人数的 25.1%,比例不小。这些年轻老师在课题讨论中“被边缘化”,迟早有一天会引起学校教科研的“断层”现象。之所以说是“被边缘化”,是因为他们不是没有参加的主观意识,而是缺少教科研整个流程亲历亲为的实践机会,缺少在课题讨论中深化摸爬滚打的历练。致使虽然有校级课题可以让他们试水,但他们却觉得无从入手,畏首畏尾,苦恼不已。像这样被科研边缘化的老师其实每个学校都有,对于这些老师的教科研引领是当务之急,要让他们在课题讨论中“做起来”,还要“扶上马,送一程”。 三、寻招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教科室开始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研“边缘化”教师的寻招之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