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建筑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思考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建筑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在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背景下,以建筑表现技法课程为讨论对象,分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提倡高校老师革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大纲,打造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一条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进展相适应的教学新路子。 关键词:建筑专业;表现技法;教学;现状;对策 在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建筑表现技法》作为专业基础课是《建筑设计》专业课的配课,是为表达建筑设计服务的。较好的表现技法让建筑设计的效果图在视觉上可以更加逼真、震撼,充满说服力,对建筑设计的表达具有推动作用。在设计工作中,较好的表现技法对设计人员也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电脑普及的今日,电脑效果图以其清楚度、仿真性、精细度的种种优点大大冲击了手绘效果图[1],但手绘比电脑作图拥有更快捷、更方便的优点。但在目前的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计划与进度、教学方法与内容,以及课时量的安排等问题,存在着以下的现状与问题。 一、建筑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 一般的综合性院校,技法课的教学计划排课不紧凑,理论课排课较分散。在教学观摩中发现,在只有 8 次的课堂教学计划中:第一次课程内容为基础认识、第二次为课堂练习,第一次的课堂只是对绘画材料认识完毕,学生对真正的用笔技巧一窍不通的时候,如何进行第二次的课堂练习?这样的安排计划,忽略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实践,需要学生系统学习了关于钢笔和马克笔的运用理论后,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行综合性的多种技法练习。 (二)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违反了为建筑设计课程服务的初衷 建筑表现是为建筑设计服务的[2]。大多综合性院校,将《建筑表现技法》与《建筑设计》课程同时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进行,但技法课教学进度晚于建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设计课程。某高校进度表所示,技法课程第 6 周还徘徊在对色彩的理论认识中,但设计课程第 6 周为建筑设计专用周,设计周要求学生用表现技法对自己的建筑设计作业进行排版上色,需对建筑效果图进行钢笔马克笔的运用。这就产生了课程矛盾,技法课还未安排对色彩的学习,建筑设计课程已要求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色彩表现,并进行考核。这就对学生不公平,也违反了“建筑表现技法是为建筑设计课程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