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缪荃孙与江南图书馆缪荃孙与江南图书馆 摘 要 缪荃孙先生是近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图书馆学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金石学家。本文分为金陵岁月、江南建馆、陶风遗韵三部分,重点从以古入今、修正四部、守用并重等方面,论述其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拓性贡献。 关键词 缪荃孙 江南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图书馆史 中华典籍 分类号 G259.29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又作小山,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图书馆学家、藏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金石学家,曾先后参加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前身)、江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前身之一)、京师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和图书馆事业的先驱与奠基人。 1 金陵岁月 南京古称金陵,坐落于长江下游,自古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从公元 3 世纪以来,许多王朝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清朝在此置江宁府,为两江总督驻地。缪荃孙自订《艺风老人年谱》(以下简称《年谱》)[1]中称“身历十六省,著书二百卷”,而他在文化教育事业和学术讨论方面取得的不少重要成就都与南京密不可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足迹。 缪荃孙在《年谱》中自述,同治二年(1863)“八月,先大夫(缪荃孙之父缪焕章)遣刘唐两弁迎往湖南,吴表兄鹤生[侃]送至汉口。买小舟,出扬州,入大江,过金陵……。”当时只是路过金陵而未入城。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间柚岑(缪荃孙堂弟缪祐孙)自海外归,往扬州访之。……渡江,初至金陵。”此次在金陵游览名胜、会门人与购书籍。光绪二十一年(1895)到江宁谒张文襄师(张之洞),订明年钟山书院之约。从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1896-1901),主讲钟山书院,其间复遥领常州龙城书院,又到湖北领江楚编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译书局总纂。二十八年(1902)七月,开办学堂,领高等中小三堂事。九月,刘忠诚公(刘坤一)薨于位,张文襄师调署。十二月奉派赴日本考察学务。二十九年(1903)正月偕徐积余太守[乃昌]及各教习赴日本考察各学。三月十四日回江宁。其后至三十三年(1907)在高等学堂。三月辞两江师范学堂稽查。七月午帅(端方)奏派主图书馆事。十月偕陈善余(陈庆年)赴浙购八千卷楼藏书,丁氏书旋陆续运江宁。宣统元年(1909)五月,学部奏派京师图书馆正监督。宣统二年(1910)二月张安圃制军(张人骏)奏修江苏通志,延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