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缺血性脑卒中指南 2024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指南 20XX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 摘要:目的 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比的讨论方法,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 120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组(对比组),每组各 60 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比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 21 d 。 治 疗 前 及 治 疗 后 第 21 天 、 第 90 天 、 第 180 天 对 两 组 患 者 行 改 良Rankih(mRS)、BI 评定。结果 试验组在治疗后的第 21 天、第 90 天、第 180天 mRS≤3 分的人数逐渐增多,且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诊断标准[1]。 参照 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2]。 1.2.2 纳入标准 同时符合西医缺血性脑卒中和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符合血瘀证者;发病在 7 d 以内;性别不限,年龄 40 岁~80 岁;NIHSS 评分≥4 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 分;第 1 次发病或有卒中史但无严重残疾,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3 分;无溶栓指征,或虽有溶栓指征但患者和家属拒绝溶栓;自愿加入试验。 1) 为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基金项目(・No.20XXxxxx2-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 PDF 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3 排除标准 脑肿瘤引起的卒中临床表现;近 3 个月内或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先天性残障患者。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3 方法 1.3.1 试验组 1.3.1.1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 ①建立一个独立的卒中单元病房,专一治疗脑卒中患者;②工作人员由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医师、针灸推拿医师、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