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与教学 内容 通分 课时安排 4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知道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要求;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过程 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通分的过程,总结归纳概括求最小公倍数和通分的方法。 态度 情感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能力。 教 学 札 记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第一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一、创设情境。 1 、写出 2 0 以内2 和3 的所有倍数。 2 、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做什么?条件是什么?要求是 说说什么叫做倍数? 说说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 2 什么? 二、探究体验 (一)教学例 1 1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 引导思考:再大一些,正方形的边长还可以是多少?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看到边长还可以是:1 2 厘米、1 8 厘米„„ 2 、利用集合圈演示引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3 、完成 8 9 页的做一做。 (二)教学例 2 出示例题。 引导总结展示各种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进行比较,找出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 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并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完成 9 0 页上的做一做。 全班总结两种特殊情况求最小公倍数的情况:(1 )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 )当两息?问题是什么? 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长 3 厘米,宽 2 厘米)代替地砖,在课桌上拼一拼,或者在纸上画一画。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观察,理解。掌握概念。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自己是怎样思考的,怎样找到答案的。 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得到的方法试着找出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 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在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方法。 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做交流。 由于数据较小,拼摆或画图都比较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也可以同桌两人合作。 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看书上是怎样找的,再小组交流。 3 个数只有公因数1 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提示:向以上这样的能够直接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最小公倍数了。 三、实践应用。 1 、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