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_第1页
1/7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_第2页
2/7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 摘 要 职业教育学自 20 世纪初从国外引进中国开始,移植一直是其学科建设的主要色调。期间,有学者尝试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究,但受已有条件的制约,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效。当前,无论经验的积累,现实的职业教育改革与进展,抑或是学科建制都为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提供了契机。吸收古代职业教育智慧,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扎根实践,进行原创性讨论是加快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中国化;契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XX)13-0005-05 中国的职业教育学自从 20 世纪初从国外引进后,一直受到国外职业教育理论和作为母体的教育学的影响。过于依赖进口和母体导致职业教育学处在一种边缘化的位置,如何建立既能摆脱依赖又能自足的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学成为诸多职业教育学者的愿景。职业教育学引进之初就有学者进行过可贵的“本土化“探究,由于学术积累不足和历史局限性,并未生长出有中国特质的职业教育学。当下,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讨论的学术积累已经为职业教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为加快职业教育学的中国化提供了契机。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诉求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定。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主要目的旨在反映中国职业教育事实、需要,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进展。 (一)职业教育学自身进展诉求 长期以来,无论是职业教育理论流派还是实践模式,中国一直以引进西方为主[1]。首先,从中国职业教育进展历史来看,我国有着“移植”的传统,最初从日本转译,后学习欧美,之后全面“苏化”,到上个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后仍然沿袭移植和引进的传统。这一传统保持的结果是中国成为西方理论的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马场,大凡中国职业教育问题需要国外职业教育理论来检视,并由此加以“语境化”或加以剪裁。移植和依附在一定阶段特别在起步阶段(初期或许是必要的),可促进一个国家某一学科的进展。考察中国社会科学进展史可以发现,很多学科,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教育学都经历从译介引进国外的理论、著作到本土化理论建设诉求的进展过程[2],职业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系列中的一员,也概莫能外。但是若长期驻留于此,不对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进而制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理论,那么中国职业教育就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