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2001]34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发送〈一九八三年全国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通知》([83]城科字第22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共同主编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其中3.1.3第2款,5.3.5第2款,6.2.2第1款,6.2.3第2款,6.3.2,6.3.4,6.3.5,6.4.2第4款,6.4.3,6.4.4,6.4.5第2款,6.6.2第2款,6.6.3第2款,7.1.5,7.3.1,7.3.4第1款,7.3.8第2款,7.4.2第1款,7.4.2第2款,7.4.3第1款,8.1.3第2款,9.0.1,9.0.4,9.0.7为强制性条文。该标准编号为JGJl30—2001,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安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年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总则1.0.1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用落地式(底撑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水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S(1)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1.0.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脚手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但在本规范第5.1.5条规定的情况下,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1.0.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0.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脚手架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2.1.2单排脚手架(单排架)只有一排立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2.1.3双排脚手架(双排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2.1.4结构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2.1.5装修脚手架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2.1.6敞开式脚手架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2.1.7局部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2.1.8半封闭脚手架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2.1.9全封闭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2.1.10模板支架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2.1.11开口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2.1.12封圈型脚手架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2.1.13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2.1.14直角扣件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扣件。2.1.15旋转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2.1.16对接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2.1.17防滑扣件根据抗滑要求增设的非连接用途扣件。2.1.18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2.1.19固定底座不能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2.1.20可调底座能够调节支垫高度的底座。2.1.21垫板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2.1.22立杆脚手架中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杆件。2.1.23外立杆双排脚手架中离开墙体一侧的立杆,或单排架立杆。2.1.24内立杆双排脚手架中贴近墙体一侧的立杆。2.1.25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2.1.26双管立杆两根并列紧靠的立杆。2.1.27主立杆双管立杆中直接承受顶部荷载的立杆。2.1.28副立杆双管立杆中分担主立杆荷载的立杆。2.1.29水平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2.1.30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水平杆。2.1.31横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杆。2.1.32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2.1.33纵向扫地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2.1.34横向扫地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2.1.35连墙件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2.1.36刚性连墙件采用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