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蒋方舟:“天才”进化这二十年

蒋方舟:“天才”进化这二十年_第1页
1/4
蒋方舟:“天才”进化这二十年_第2页
2/4
蒋方舟:“天才”进化这二十年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蒋方舟:“天才”进化这二十年蒋方舟:“天才”进化这二十年 7 岁写作、9 岁出书、12 岁开设媒体专栏,过去的 20 年,她活在母亲为她营造的文学世界里。成名之后,她是微博上坐拥 700 万粉丝的大 V,但是她说自己并不同意追赶变化的时代,越来越反感扮演他人眼中的“天才”。 “一个不再年轻的天才少女,和一个没有作品的青年作家。”公众人物里,很少见到像蒋方舟这样“自黑”得透彻入骨的人。在高强度的社会凝视和自我价值坐标中,她更竭力避开“伤仲永”的悲剧。 “这些故事讲腻了。但在我写出好作品之前,也只能靠这些故事引起读者对我的兴趣,和表演吞火球、钻火圈没区别。”蒋方舟说。 年近三十,她开始释放出一种坚毅——坚决不开微信公众号、不想让婚姻生活冲淡写作激情、执着于写作不动摇、坚决不进娱乐圈。 “到目前为止,我也未有一部自己能够面对而不感羞愧的作品。”出道 20年,蒋方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终于从一个“钻火圈的杂技演员”,成功进化成“32 岁前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的普通写作者。 25 岁成为普通人 8 月中旬,蒋方舟新书《东京一年》出版,各大书店迅速被一片红色包围。红色封面的《东京一年》被摆放在畅销书区最显眼的位置,一半得益于出版社积极地宣传造势,而另一半,是由于“天才神话”所带来的人气。 少年出书、被清华大学破格录用,有了这些元素,就足以构成一部天才神话故事。 这是蒋方舟最害怕的事情——被贴上“天才”的标签,就意味着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资格。在她看来,这都是少年写作和成名的苦果,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高中时被同学孤立,第二次是成年后,大多写作者还处于文坛新丁的年龄,她却要开始面对“江郎才尽”的质疑。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少年成名是什么感觉? 蒋方舟的回答获得了两千多个赞,她说:“无人时也觉得有人鞭抽棒打地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后面督促自己,或是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的人生进展,不怀好意地,于是总是提着一口气,担心不进则退。” 这是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以至于 24 岁时,《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出版后,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9 岁是天才,15 岁是才女,25 岁就是普通人了”,她忽然松了一口气。 这一口气,她已经提了 20 年。不到 7 岁时,一个夏日的夜晚,蒋方舟被妈妈告知一条新“法律”——每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必须出版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抓走。父亲是一名铁路乘警,顺手拿出一副手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蒋方舟:“天才”进化这二十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