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课改与教学研一路同行让课改与教学研一路同行 武威第六中学是甘肃省示范性高中、甘肃省课改样本学校及武威市重点中学。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研兴校,老师强校”的办学理念,本着“以生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在甘肃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成绩斐然,走出了一条强化课题引领、优化管理机制、注重多元培训、重视联片带动的课改之路。 课题引领:从经验型走向讨论型 “一开始觉得很难,但你真正捕捉到教学中的某一节点,点点滴滴地讨论起来时,那可真是到了另一个理想王国!”武威六中马国文老师说。为了让老师尽快从传统的经验型教学走向讨论型教学,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课题开发实施方案,提出了务实、灵活、简约、法律规范的教科研思想,经过实践探究,取得丰硕成果。20XX~20XX 年通过省级鉴定课题 10 项,获甘肃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 7 项,获武威市第二届优秀教研成果奖 15 项,获凉州区第六届优秀教研成果奖 32 项。 或许有人会固执地认为,这些奖项的背后,是武威六中领导团队给老师施压的结果,那就大错特错了。兴趣是武威六中老师进行教学讨论的原动力,激发老师的教学讨论兴趣是武威六中领导团队成功管理的秘诀。当初,一提课题讨论,老师们很难理解,“这种学术性的词语只在报刊上见过,是科研部门人员搞的,区区中学老师埋头苦教才是正道”。其实,挖掘其深层次原因,是老师们害怕课题讨论。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校领导一方面搜集有关材料,编辑成一期一期的《教研通讯》印发给大家,让老师们认识课题讨论,克服畏惧心理,另一方面小范围地组织人员尝试课题讨论,使课题讨论渐渐步入老师的视野,让大家不再谈“虎”色变了。 然而,要想提高老师的课题讨论能力,只消除其畏惧感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学校寻找到新的方法,即小课题讨论,使课题讨论与老师的日常教学结合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起来。如,王金柱老师抓住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从一个个小小的角度挖掘,把心放在学生身上,功夫下在课堂上,点点滴滴印证、积累,尽量使自己的讨论有内在的实践价值,避开中看不中用的讨论现象。此项讨论由于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特点突出,后来被评为凉州区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及武威市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如今,在武威六中,老师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教研互助,人人搞教研,个个立项目,在教学中讨论,在讨论中提高。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