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综合保税区创新进展的优势与作用论综合保税区创新进展的优势与作用 摘要:自 1990 年全国首家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以来,海关特别监管区历经 30 年的进展现已遍布全国 27 个省市,共计约 160 个,根据功能共分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等,其中又以综合保税区在职能、政策、作用等方面最为突出。在近年来的经济进展中,综合保税区为各地区的经济进展增添了动力。本文通过对综合保税区自身功能和创新进展所带来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进展进行分析,并针对综合保税区创新进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关监管;综合保税区;政策支持;优势作用 自 20XX 年 11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得到了与世界接轨的契机,中国大力推动外向型经济的进展模式,在世界经济向好进展的大环境下,利用海关保税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进入中国。各地区实行“境内关外”运营模式,开展保税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一系列海关特别监管区申建运营,有效促进了外资在各区域进展加工制造、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等产业。综合保税区作为国内开放层次最高、政策优势最明显、主要功能最为齐备、手续最为简化的海关特别监管区.为支持外向型经济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综合保税区和保稅港区的创新融合进展 从全国综合保税区与保税港区的整体布局来看,综合保税区主要位于内陆地区,大多分布在各区域海港、空港等重要资源的附近,重点面对海外市场进展保税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集中开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海关监管各项政策的支持进展,综合保税区与保税港区除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差异外,整体区域功能已趋于相同,其中最为突出的案例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虚拟空港”和“虚拟海港”,以独特的“苏州模式”成功探究出区域联动、陆港统筹的新模式,极大促进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保税展示、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测维修、研发生产等产业的集聚进展。 该模式在近几年得到了复制,海关部门实现了跨地区同步监管,将综合保税区内部业务与空港、海港等通关区域建立通道,成功推动了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的融合进展。 二、综合保税区坚持体制创新,发挥政策突出优势 综合保税区在政策上更为开放。首先在税收政策方面:从境外直接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在仓储期间处于保税状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