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韩国涉外税式支出的绩效分析和评价:基本支出绩效摘要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加剧,财政支出规模也明显加大。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摆脱政府财政困境,各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以“提高绩效预算”为核心的政府部门改革高潮。本文将以韩国为例,结合计量模型和相关数据来分析韩国涉外税式支出的效率和有效性,对韩国税收优惠政策做出绩效评价,最后对如何吸引和利用外资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绩效评价税式支出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一、有关税式支出的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税式支出是一国政府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式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对基准税制的背离,通过税收收入的放弃形式而形成的政府支出。它是总结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创新。在中国的理论界,一般就把税式支出等同于通俗的税收优惠,而涉外税式支出就是涉外税收优惠。它主要是指为了引导外资注入特定项目或部门而给予企业的,使企业减轻税收负担的任何优惠。实行税收优惠可以尽可能地吸引外资,利用国外资源加速本国的经济建设。因而各国都在尽可能地降低外企的税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流入。但是,近几年,西方发达学者在讨论西方经济市场的运作却证明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条件下的确是 FDI(外国直接投资)的积极诱因,但是外资的引入同时也和政治、经济状况、人力和物质基础等因素密切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同时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会随着投资者、优惠措施、为争取投资的竞争程度、投资地环境的优劣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受到其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而相反地,西方学者通过实践证明,市场以及其它因素已经超过税式优惠政策成为了吸引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那么,涉外税式支出的效率究竟如何,我们可以实行私人部门惯用的效益分析和绩效评价方法,也即“成本-效益”法来对涉外税式支出的绩效做出分析。绩效分析就是讨论如何以最少的投入,用最佳的利用方式,实现最大的效果。但是由于公共部门的特别性,其绩效分析方法与私人部门是不同的。这里,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们要重点区分公共部门里的成本和效益分别是指什么,如何计算。 总得来说,税式支出的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税式支出的直接经济成本即因为实行税式支出政策而引起的税收收入损失额;二是由于税式支出引致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