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_第1页
1/10
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_第2页
2/10
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_第3页
3/10
1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本论文主要讲述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证明与完善,及其拓展应用刖言多面体欧拉定理是著名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所提出的.欧拉,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Basel)城,13 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Bernoulli,1667-1748 年)的精心指导.有许多关于欧拉的传说。比如,欧拉心算微积分就像呼吸一样简单。有一次他的两个学生把一个复杂的收敛级数的 17 项加起来,算到第 50 位数字,两人相差一个单位,欧拉为了确定究竟谁对,用心算进行全部运算,最后把错误找了出来。欧拉创作文章的速度极快,通常上一本书还没有印刷完,新的手稿就写好了,导致他的写作顺序与出版顺序常常相反,让读者们很郁闷。而且,收集这些数量庞大的手稿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瑞士自然科学会计划出一部欧拉全集,这本全集编了将近 100 年,终于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基本完成,没想到圣彼得堡突然又发掘出一批他的手稿,使得这本全集至今仍未完成。欧拉在数学上的建树很多,对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解答开创了图论的研究.欧拉还发现,不论什么形状的凸多面体,其顶点数 V、棱数 E、面数 F 之间总有 V-E+F=2 这个关系.V-EF 被称为欧拉示性数,成为拓扑学的基础概念.以欧拉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公式、定理等在数学书籍中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他还在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 n(1736 年),/(1777 年),e(1748 年),sin 和 cos(1748 年),如 1753 年),△x(17SS 年)正(1755 年),f(x)(1734 年)等.1733 年,年仅 26 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1735 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彗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2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3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 28 岁.据说是因为操劳过度,也有一说是因为观察太阳所致.尽管如此他仍然靠心算完成了大量论文。正文多面体欧拉公式的背后是一门新的几何学,这种新的几何学只研究图形各部分位置的相对次序,而不考虑图形尺寸大小,这就是由莱布尼兹和欧拉共同奠基的“橡皮膜上的几何学”(位置几何学),如今这门学科已经发展成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一一拓扑学.有关凸多面体最有趣的定理之一是欧拉公式(<V-E+F=2(式中 V 表示多面体的顶点数,E表示棱数,F 表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