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_第1页
1/12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_第2页
2/12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_第3页
3/12
1 第六章涎 腺涎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即唾液经导管系统流入口腔,,故涎腺又称唾液腺( salivary)。除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大对大涎腺,还有很多小涎腺分布于口腔黏膜和黏膜下层, 按其所在解剖部位而命名, 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等。据统计, 25%的唾液来自腮腺和60%来自下颌下腺, 5%来自舌下腺,5%-10%来自小涎腺。唾液有湿润黏膜,溶解食物和促进消化的作用。第一节涎腺的组织结构涎腺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实质即由分泌单位(secretory unit ),皮脂腺和肌上皮细胞组成, 分泌单位包括腺泡与导管系统。导管系统由闰管, 分泌管(纹管)和排泄管三部分组成,闰管和分泌管位于小叶内,排泄管穿行于小叶间。间质即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与叶间或小叶间隔,其中有血管、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一分泌单位(一、)腺 泡腺泡连接于导管末端,由单层腺上皮细胞组成。腺泡外周有一层薄的基底膜包绕,在腺细胞和基底膜间,有肌上皮细胞附于腺细胞上,它具有收缩能力, 有助于腺泡分泌物的排出。 根据腺泡的形态、 结构和分泌物质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三种类型。1 浆液性腺泡浆液性腺泡( serous acinus )呈球状,由浆液细胞组成。分泌物稀薄,呈水样,含唾液淀粉酶和少量粘液。因此,更准确的名称应为浆黏液细胞( seromucous cells)。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部较宽,紧附于基底膜上,顶端向着腔内。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 处。胞浆嗜碱性,含 PAS阳性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zymogen granule ),其直径约为 1um。当细胞分泌时,分泌颗粒减少;同时,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增大,核仁明显。电镜下,浆液细胞具有合成、 贮存和分泌蛋白质细胞的特征,表现为细胞核染色质随着细胞的分泌周期而改变,分泌早期细胞核内主要是常染色质,分泌后2 期主要是异染色质。 粗面内质网发育良好, 平行排列在胞核底部和侧方。其间有许多棒状线粒体。 高尔基复合体显著, 通常位于核的上方。 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部位合成,形成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与碳水化合物直接作用后,浓缩成致密小泡贮存在分泌颗粒中。此颗粒位于细胞顶端胞浆内,有单位膜包绕。 颗粒内容物大多呈均质状, 有的尚可见圆形或新月形的核。这不仅反映了颗粒成熟过程中不同阶段, 也反映了它们合成的不同物质的构成比例。泡吐过程中, 颗粒膜与胞膜融合,继而融合部打开,颗粒内容物排出,但胞膜并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涎腺是外分泌腺剖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