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贫困区医疗制度实施成效 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 20XX 年开始试点以来,整体进展状况良好,到 20XX 年,已经实现了对全国农村的全面覆盖。 然而,在广阔贫困地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等原因,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旧存在。 因此,如何使新农合制度更适应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化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究。 一、印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一调查地点及样本情况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铜仁地区西部,辖 17 个乡镇,总人口 428 万。 20XX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1916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82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410 元,为国家级贫困县[1]。 样本取自印江县沙子坡镇、峨岭镇,并随机抽取其辖区内六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子样本。 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主要采纳了定点偶遇和入户调查等方法抽取了 112 位样本对象,并发放问卷 110 份,收回问卷 104 份,其中有效问卷 96 份,问卷有效率达 923%。 调查对象中,各村样本所占比例分布较为均匀,年龄主要以 20 岁、40 岁、60 岁三个年龄段为主。 二印江县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现状从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来看印江县筹资渠道较单一,筹资水平仍属于贵州省较低水平,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结余较多;其次,上级政府给下一级政府制定参合率指标任务并层层累加从而实现参合率863、90、967 的增长,农民存在被参合的现象。 从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状况来看定点医疗机构四级阶梯模式中的村卫生室一级形同虚设,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人均医疗资源不足。 现有定点医疗机构缺乏专业医疗人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硬件资源的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置远远不能满足就诊者的需求。 从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评价来看参合者中的高收入人群对报销总额上线满意度较高,而低收入人群则多数表示不满意;在仅有的 435 了解新农合报销范围的人当中,多数表示并不满意;同时当地农民对现有的每人每年 20 元的自缴资金相对满意,对于 30 元或更高的自缴金额则由于收入有限不愿接受。 村民普遍反映现有的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缺乏实质性效果,多数参合者对新农合政策表示不了解。 二、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农民自身分析首先,当地恶劣的交通条件导致农民村内和村外就医的时间成本和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