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跨文化的中国叙事

跨文化的中国叙事_第1页
1/7
跨文化的中国叙事_第2页
2/7
跨文化的中国叙事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跨文化的中国叙事跨文化的中国叙事 摘 要:《春月》是华裔女作家包柏漪的代表作,小说以“春月”这个出生在封建大家庭的女人为主线,描写了两个老式家庭五代人的经历。包柏漪试图将跨越百年的家族史融入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岁月变迁与历史进展中,努力“再现”真实的中国形象。作品所具有的双重视角与跨文化的特征,也显示了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本文从异国形象、文化身份和叙事策略等层面,对《春月》这一跨文化的中国叙事文本进行了较为深化的探讨,呈现出《春月》特别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春月》;跨文化;叙事;他者;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XX)5-0122-07 美籍华裔女作家包柏漪的成名作《春月》是一部气概恢宏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苏州张府与北京吴府两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历史,将家族史与民族史紧密结合,为我们呈现了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柏漪拥有特别的文化烙印,使得她的代表作《春月》具有特别的文學意义和文化意义。 一 小说《春月》描绘了国家与家族的命运变迁史,塑造了众多人物,关系庞杂。在宏大的长篇叙事中,作者着重塑造了顺从者、叛逆者和革命者三类人物形象,使人物具有“揭示中国人灵魂的能力”①。通过描绘剧烈变革下的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中西方文化冲突,表达对中国革命的反思。 在小说《春月》中,秉毅和春月长期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把家庭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他们谨遵儒家道德伦理,提倡顺从,法律规范言行,是典型的顺从者形象。传统的中国儒家思想文化提倡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强调集体主义,因而家庭远比个人要重要得多,个人往往把家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与涌入,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西文化冲突在张家长子秉毅的身上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张氏家族的族长,他能够用留美学习、体察到的西方文化来反观中国,并深刻的认识到这是中国国民性的问题,并对家族进行点滴的维新改革;另一方面,尽管秉毅出国留学七年之久,但是他仍然无法融入西方社会文明,儒家思想中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使他无法忘记自己的家族身份,他渐渐被家族保守的处事方式与生活哲学所同化,为了家族只能牺牲自己,选择顺从。秉毅在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方的困境中艰难生存,无法把自己从家族的身份枷锁中解救出来,一生都用家族礼法,伦理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跨文化的中国叙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