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研究

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研究_第1页
1/4
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研究_第2页
2/4
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研究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讨论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讨论 摘 要: “立地”的、务实的教育实践离不开与“顶天”的教育理论讨论的互动,但凡有影响的教育工作者都具有既重教育理论的讨论,又重教育实践的讨论的“顶天立地”的讨论风格。作者审视自己和周边从事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发现目前多以“立地”的教学实践讨论为主,停留在“匠者”的层次,未想涉及看似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讨论,由此现象进行思考并形成一些粗浅想法。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品德教育 一 扬州地区的品德教研员陈萍老师是我的偶像,她教育理论功底深厚,参加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写,主持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规划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多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且颇具影响力……陈萍老师教育实践能力之出色是大家所公认的,作为品德教研员,她不仅一次次地跑基层学校蹲班听课,开教学研讨会,与一线的品德老师磋商、对话,而且为了更好地引领一线老师的教学,多次为我们上示范课,那精致的教学构思、睿智的教学评价、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惊叹于陈老师那精湛的教学技艺。当然,最可贵的是陈萍老师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无痕地融为一体,她在主持高端理论研讨会时的风采,那在一个个鲜活的、接地气的实践案例支撑下的理论显得那样丰满立体,赢得与会者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和由衷赞叹。我欣赏陈萍老师这种穿梭于理论与实践的“顶天立地”的讨论风格,她为品德老师的专业进展指明了方向,虽然此行路途遥远,但我仍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她的足迹向前。 那么什么是“顶天立地”的教育讨论呢? 我们借用鲍·戈文(Bob Gowin)设计的认识论的 V 形图加以说明。V 形图主要由焦点问题、事件、关键思想、核心概念记录、数据转换、结论、价值主张等组成,其排布如下图所示①。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读图的顺序是先从左上至左下,再由右下至右上,中间的双向箭头表示两边——理论讨论和行动讨论的关系。我们暂且把 V 形图的左边视为“顶天”的讨论,把 V 形图的右边视为“立地”的讨论。 按理说,教育讨论本该是整体的 V 型结构,但遗憾的是,现实中“顶天”讨论和“立地”讨论往往成了“两张皮”。以我自身来说,作为一名品德教育实践工作者,我之前一直认为理论讨论非常高深,是“玄学”,不敢也未想过自己能像那些专家学者一样进行理论讨论。从我申报的讨论课题看,均是非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追寻“顶天立地”的品德教育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