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追溯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突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追溯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突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1页
1/3
追溯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突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2页
2/3
追溯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突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_第3页
3/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追溯学前教育进展历程,突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追溯学前教育进展历程,突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摘 要:“小学化倾向”不是一个历来就有的学术概念,却是长期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历史追溯,有助于从深层次分析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进展轨迹、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有效规避的合理路径等三个方面,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本人的思考与见解。 关键词:小学化倾向 进展轨迹 困境 合理路径 【 中 图 分 类 号 】 G610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 1005-8877(20XX)13-0011-01 20XX 年 11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法律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教育现象,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历史追溯,有助于从深层次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进展轨迹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概念,但自我国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之日起便已存在。1903 年我国创建第一所官办幼儿园—湖北武昌蒙养院,其保育宗旨、师资、教学方法等都仿效日本,提倡“幼稚园重养不重学”的教育理念,指出蒙养院的保育与初等小学之授以学科者迥然不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首次确定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形成了重视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崭新课程观,并一致认为幼稚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是不同的。然而,受几千年封建制家庭教育思想的影响,当时的蒙养院虽然有了近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但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和行为习惯的训练仍占主导地位。而且当时大部分蒙养院的老师主要由乳媪和节妇权充,她们缺乏针对幼儿保育教导的专业训练,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明显“小学化”。 新中国成立后,50 年代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禁止幼儿园“识字”、“测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使用课本”的政策文件,但受政治思潮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全面效仿“苏联”,苏联专家对陈鹤琴等人的幼教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批判,强调老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在课程组织和实施上主张分科课程和分科教学,当时“作业教学”也成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1960 年 7 月 6 日,随着《教育部、全國妇联关于幼儿园教学汉语拼音、汉字和算数的通知》的颁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追溯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突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