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适应社会经济需要,建设高校廉洁文化适应社会经济需要,建设高校廉洁文化 摘 要:高等学校应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积极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加强诚信教育和廉洁文化团队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化社团活动;齐抓共管,探究廉洁文化建设思路,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 关键词:高等学校 廉洁文化 工作思路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XX)10-045-03 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进展的主旋律是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随着我国提倡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雄伟蓝图,社会经济进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目标,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新要求,高等学校应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培育的大学生,既要有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健康人格,又要有热爱祖国、服务人类的高尚国格。高校教育环境对培育人才十分重要,人育环境,环境育人。广阔师生员工既要同心协力培育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清正廉洁优良品质,引导师生共建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文化。 一、相应工作要求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上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学风,而学校的学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风气。我们在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时发现一个情节,陈海的儿子“小皮球”告诉侯亮平,一些小学生在学校替人做作业,收取好处费,还有的学生拿东西贿赂学生干部。这是社会问题在学校的连锁反应。 高校学生比小学生的资源更为丰富,他们既有家长、亲戚给的生活费用,还有参加教学、科研项目的活动经费与劳动酬劳,平常有外出业余打工的机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可以积累个人财宝。有的班干部、团委、学生会干部有管理班费、团费、活动经费的权力。高校的老师、管理者和领导干部都能掌握和利用不同的教科研资源。这些均为权力腐败埋下一定的隐患。 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建设廉洁文化,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实践示范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者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