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酒店管理专业混合所有制办学方案探析 摘要: 酒店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酒店管理学院或系部有宽阔的空间选择优秀的企业为合作伙伴,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共同育人,双向考核、采纳权责对等的治理结构、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进行内涵式评价、建立长效的收益分配形式和合理的退出机制,走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前列,办成国际一流的酒店管理大学或院系。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混合所有制办学;双向考核;治理结构;分配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酒店服务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国星级饭店数量从1978年的300多家增长到2017年的1.22万家,加上经济型酒店和各种类型招待所、度假村、民宿等,登记在册的中国住宿业合计30多万家,为旅游业的快速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随着酒店服务业竞争的加剧,酒店集团化率越来越高。在2018年中国酒店集团规模排行榜上,共有22家酒店集团客房数量超过1万间,5家酒店集团客房数超过10万间。位居榜首的锦江国际酒店集团在全国共有6794家门店,68万间客房,员工总数超过百万。酒店服务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典型的人人交互型的服务消费行业。人是酒店业最大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酒店集团或单体酒店都把人员素养视为酒店管理产业的法宝,把培育和招聘优质的专业人才看成头等大事。国内旅游(含酒店)高等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旅游业的高速进展,许多高校开设了旅游(含酒店)管理专业。到2016年,国内旅游本科院校共计604所,旅游类的高职高专院校1086所,每年的毕业生达13万人之多。然而,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旅游院校培育出来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能留在酒店行业进展的不到五分之一。造成这一行业的局面是:酒店行业急需人才,而相关高校培育的毕业生却不能适应酒店服务行业的需要。为此,行业和院校都需进一步探究培育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希望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解决酒店企业和高职院校面临的产教融合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透、校企合作不深、人才培育质量不高等问题。 一、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和相关政策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源于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混合所有制是指产权归属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所有者的一种经济形式(非单一公有制或者私有制的经济形式),指的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不同所有制资本交叉融合的经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