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针对中小学老师思想状况的对策思考针对中小学老师思想状况的对策思考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学老师群体的道德水平却参差不齐,甚至某些人存在价值观上的误区,因此针对相关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监督;评价;师德教育 中小学老师的工作内容繁杂、心理压力过重,少数老师责任心不强,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并且工作中还会不时受到一些陈旧观念的负面影响,而社会经济因素的冲击也直接干扰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等,针对上述现状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领导监督机制。 (1)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凝聚作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由教委相关部门牵头,学校成立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老师思想建设工作小组,负责老师思想状况的调查讨论、检查评估,时刻关注老师的思想动态,做好老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及时提供直接资料。 (2)成立师德建设督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优秀教師代表、退休老师代表等参加。小组成员应常常深化教学科研第一线,倾听老师意见,了解老师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主要了解老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师德问题同解决老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在工作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师德监督网站”,鼓舞学生对老师师德进行评价,老师之间互相评价,督促老师更新思想观念,提升道德修养。 2、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本应是反思、提高的过程。但传统做法却难以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主要方法要向利于老师自我反思靠拢。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强调进展性。评价时可以采纳多种方式相结合,如:先由老师自评,通过对一定时期工作的回顾与自我点评,督促老师进行自我反思工作中的收获与疏漏;再组织老师互相观摩,一方面学习别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对比他人优势寻找自己的不足,以利日后改进提高。此外还要适当下发优秀的教案设计、学习经验,在老师评价过程中提高认识。第三,组织老师沟通认识体会。第四,学校评价。届时既看老师写完的教案,也看课堂上教案的执行修改情况、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还要结合老师自评的体会,结合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可促进老师增强改进意识、讨论意识。 (2)注重实效性。过去,我们在评价老师工作时,大多倾向于是否完成常规性的工作,如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