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摘 要】陈鹤琴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活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这三大部分,其“活教育”教育思想对于幼儿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幼儿教育;影响 陈鹤琴,著名教育家,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陈鹤琴建立并完善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儿童教育结果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和“中国幼教之父”,其“活教育”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鹤琴自 1940 年在江西办幼儿师范学校时提出“活教育”思想,并提出了“教活书、活教书、看活书、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口号,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创立了“活教育”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纲领内容: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针对当时中国面临的现状,社会进步人士都在探寻救国图存之路,陈鹤琴等教育家认为,只有中国人提升自身素养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情。他认为“活教育”要讲究是做人,应该努力去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能够求得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展。因此,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人成为人,成为中国人和现代化中国人。他提出教育目的是从人出发,分层次地指明了儿童进展的渐进顺序,第一层次的“做人”是最基本意义上的教育目标,教会儿童做人,强调了儿童的主体性,第二层的“做中国人”则强调了民族性,是要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等,第三层次的“做现代中国人”则强调了时代精神和国家进展的需求,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和制造的能力。他将“做人”这一基本目标贯穿于課程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末,重视儿童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儿童社会性和现代社会进展能力的培育,在当时的中国学前教育中,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中有益的东西拿来儿童学习,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他认为凡是能从书本上看来的知识都是死的、间接的,然而,孩子从大自然和大社会中接触到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