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美元、日元看人民币的汇率 进年来全球经济开始趋于低迷、萧条特别是日本等国家面临长达多年的许多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相反的是中国经济却 持续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国际上便出现了“ 世界工厂论 ” 、 “ 中国威胁论” 、 “ 中国输出通缩论” 等等对中国大加攻击与诋毁“ 人民币升值论” 正是以“ 中国输出通货紧缩 ” 为借口提出的是这一系列论调的延续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指责因此日本等国家要求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以缓解他们的自身经济低迷的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际主要的货币日元、美元的汇率政策探讨目前人民币面临的汇率压力进而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日元和美元的汇率政策 2 日元每次升值或贬值均不同程度地给日本经济带来一些短期利益,从日元汇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日元的汇率政策是服从于美元的处于被控制的地位 1、日元的汇率政策 日元的升值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 年 2月从1 美元兑360 日元升值为306 日元固定汇率;第二阶段为1973 年2 月到1985 年9 月逐步升值为1 美元兑240-250 日元浮动汇率;第三个阶段为1985 年 “广场协议 ”迄今日元升值为1 美元兑90-140 日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3 日元在1971 年 2 月第一次升值时的产业基础由于受惠于长达20 余年的1360 的日元固定汇率日本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1961-1965 年和1966-1970 年日本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9%和 15.1%1971 年时日本普通钢、热轧薄板和冷轧钢板的成本仅分别相当于美国同期成本的56%、 70%和68%1970 年日本的汽车产量与1960 年相比增长了10 倍以上并成长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日本的钢铁与汽车两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标志着日本工业化阶段发展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这种产业背景下日本才于1971 年12 月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从1360 调整为1306 从 70 年代初期开始日本进一步加快了其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及高开放度的进程也因此在汽车等产业领域成为美国的强大竞争对手1975年日本跃居世界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1981年日本尽管实行对欧美市场的“自主限制”其汽车出口仍达605 万辆而同年排第二位的联邦德国仅出口215 万辆一向号称汽车大国的美国当年仅出口了69万辆正是这样一个严重不均衡的市场格局引发了此后长达数年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对美国采取了只说不做的对外贸易政策给本国产业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时间1980 年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