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面 镜 成 像 一、教案设计思想 突出学生参与理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在" 探究活动" 的过程设计上:" 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 (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代物→把平面镜改为平板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编排的,它是对光的反射知识的应用. 其主要 内 容 包 括 两 方面:一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 二是成像原 理. 课本主要 安 排学生科学探究,自 己 总 结 出规律 . 三 、教学说 明 本课主要 围 绕 科学家 在科学探究时从问 题 →实验→问 题 →实验→结 论 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 合 理引导,防 止 出现 学生盲 目探究,在学生遇 到问 题 时,教师要 在思考 方向上给 以 启 发、点拔 ,最 后 还 是由 学生自己 去 思考 ,自 己 去 解 决 。 四 、教案内 容 : 课题: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 型:科学探究,新授课 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教学仪器: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小蜡烛和大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