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水的存在和组成 二、考点清单 1、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水循环的过程、产生原因、基本特点及相应的自然现象。 3、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物、水的组成。 4、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5、水的重要性质。 6、电解水的实验常识。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 1 :水的分布和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 水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2.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各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一个人体内有 2/3 是水分,儿童体内有 4/5 是水分,水母的含水量达 98%。 4. 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 2.5 升水。 ①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中 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③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 ①降雨 ②蒸发 ③蒸腾 ④水汽输送 ⑤降水 ⑥蒸发 ⑦径流(地表、地下) 结论:水的运动经历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等循环变化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6. 每年的3 月22 日为“世界水日” 7. 大气水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冰川的更新周期最长。 例题: 1. 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 、_ 、 _ 和 _ _内。其中 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 _ 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答案:海洋 陆地 空气 生物体 海洋 陆地淡水 2.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态形式存在,少量水是以 态和 态形式存在的。 答案:液 固 气 3. 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 ,叶片长成叶刺状,为了 ,根系特别发达,来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 答案:保持体内水分 吸收水分 4. 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 和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