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主题情感之——送别诗讲解及练习题一、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基本主题(心情):寂寥孤单;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别后的想象、担忧。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练习题】(一)送别范澄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注释】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加以赏析。【答案】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舞,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2•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二)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2 分)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 分)【答案】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三)峡口①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和。“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 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 分)【答案】1.(3 分)地点季节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2.(3 分)惜别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四)移家①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注释】移家:搬家。浑:简直,几乎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3 分)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3 分)【答案】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