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邵阳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邵阳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1/9
湖南邵阳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9
湖南邵阳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3/9
邵阳市第二中学2017 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命题范围:必修二第1 课至第 20 课命题人:王贵阳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的基础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 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 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2.“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B. 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3.明清史专家指出:(平民 ) 日常食用消费仅只占微弱的比重⋯⋯( 官僚缙绅) 却用之于追求雕琢、新奇或足以炫耀门第的豪奢消费,如操办豪华的婚丧喜庆、炫耀珍宝重器与竞建园林别墅等。他们的高消费具有传统的特权奢侈消费性质,与宫廷的消费相激荡⋯⋯。由此可见影响明清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A. 重商主义盛行B. 商品经济畸形繁荣C.奢侈、攀比消费严重D.吏治腐败,贪污猖獗4.2010 年 12 月 21 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B. 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5.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单位:万两 )(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A. ①②B. 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 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每 5 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分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单位: 1000 海关两 ) A. 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B. 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7.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邵阳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