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招考研〔2011〕11号关于“党的兴国强国战略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论坛”征文的通知各会员单位:根据我会印发的《关于积极参加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开展的第二届学术年活动的通知》(渝招考研〔2011〕9号),现将“党的兴国强国战略与拔尖创新人才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征文有关事宜通知于后。一、目的意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分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因此,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我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形势下,作为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社会科学界学术性人民团体的市社科联“根据中央、市委有关精神,结合重庆实际”决定举办第二届学术年活动,并将和我会联合举办的“党的兴国强国战略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论坛”纳入其举办的10个左右论坛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丰富学术年活动内容,并且推动我市考试招生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推进我会的各项工作。而举办好“论坛”的关键就是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推出数量多、质量高,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和力度的文章,以提高“论坛”质量,扩大“论坛”影响,增强“论坛”效果。各会员单位务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征文工作。二、征文内容“论坛”研讨的主要内容为:兴国强国战略的提出、内涵和意义;实施兴国强国战略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任务;人才工作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部署、主要任务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引领作用;教育和考试招生工作在各类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中的任务和责任;考试招生工作如何深化改革,为各类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大胆创新,作出新的成绩和更大贡献;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按照“论坛”上述研讨内容,为便于大家打开思路,建议应征文章结合以下热点问题展开研究。(1)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什么意义;(2)为什么“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怎样认识理解和破解“钱学森之问”;(3)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培养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什么关系;(4)努力选拔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会不会引起教育不公平;(5)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什么素质和条件;(6)大学和中学在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各应起到什么作用,怎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7)中学如何发现、引导、帮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8)怎样看待高考状元、特长生和“偏才”、“怪才”等;(9)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和办法(含各类招生和自考社考等)如何适应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需要推进改革和创新;(10)怎样评价和完善发展自主招生制度和办法;(11)怎样改进保送生、特长生招生办法,以及招生录取照顾政策;(12)怎样理解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多元录取等五种方式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破格录取是否影响教育公平;(13)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的成绩、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国内外有哪些办法值得学习借鉴;(14)考试招生机构在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应当起到什么作用;(15)社会如何正确对待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为之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各会员单位和作者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选取切入点,确定论题,提炼论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展开研究,形成研究论文和成果。切入点宜小宜实,与自身工作紧密联系,切忌散乱和空洞无物。要努力提高论文和成果的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和创新性,达到一定水平。为便于大家研究,我会在附件一列出了主要学习文献和参考资料,供大家查阅。三、征文要求(一)广泛发动,落实任务。各会员单位领导要亲自动员,与有关同志研究确定切入点,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