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供应链管理对传统制造模式的挑战1供应链管理对传统制造模式的挑战* 1 引言 多少年来, 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目的, 对为其提供原材料、 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它企业一直实行投资自建、 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 即某核心企业与其它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例如,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场, 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 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 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而全”、 ”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领导者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 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从毛坯铸造、 零件加工、 装配、 包装、 运输、 销售等一整套设备、 设施、 人员及组织机构。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 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 产品制造、 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 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 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采纳”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 可是, 在高科技迅速进展、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日, ”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显然, 采纳”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它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 要么自己投资, 要么出资控股, 不论实行哪一种方式, 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 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住, 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 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 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实际上, 每项业务活动都想自己干, 势必要面临每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 反而易使企业陷入困境。进一* 本项讨论得到 863/CIMS 主题资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步地, 假如整个行业不景气, 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不但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 而且在各个纵向进展的市场上也会遭受损失, 因为这样进展起来的纵向市场是为最终用户市场服务的。最终用户市场不景气, 必定连带着纵向市场的萎缩。因此, ”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进入 90 年代以来, 企业面对着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 致使传统的生产模式对市场剧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为了摆脱困境, 企业虽然实行了许多先进的单项制造技术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