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送风量计算 下面是一个高层的防烟楼梯间的平面图,建筑层数 19 层 楼梯间及前室均不具备自然排演的条件 2 个门均为 1.6X2.0 的双扇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他的加压送风量 我们姑且按照放在上面来计算(按照高规中的公式) 压差法: 先计算 A,也就是漏风面积 2X1.6 的双扇门,其门缝长度是 2+2+2+1.6+1.6=9.2m 门缝宽度为 0.002~ 0.004m,这里我们取 0.004 那么一层的漏风面积为 9.2X0.004=0.0368m2 则十九层总的漏风面积是 0.0368X19=0.6992m2 防烟楼梯间的压差取 50Pa 指数 1/nX1.25=0.625 所以 F=0.827X0.6992X50(0.625 次幂)=6.668m3/s=24003m3/h 风速法 我们先来确定参数 每档门开启的断面积 f=2X1.6=3.2m2 断面风速 u=0.7~ 1.2m/s,这里我们取 1.2m/s 同时开启门的数量,20 层以下 n=2 所以 l=3.2X1.2X2=7.68m3/s=27648m3/h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 压差法的计算结果和建筑物的层数关系比较密切,是一个正比的关系。 我们的计算所取的参数是按照表格 8.3.2-1 中采用的“标准工况”所选取的,而得出的结果 24003 是小于表格 8.3.2-1 所推荐的风量 25000~ 30000 的,而我们也是选择的 19 层这一个层数(小于 20 层的最大值)。这似乎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压差法所计算的风量本来就小?这个公式是否有用? 首先,风速法也好、压差法也好,其实都是设计必须要满足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知道我的逻辑表达有没有错误),如同我们计算新风量,既要满足人员最基本的卫生要求、又要满足保持空调房间的最小正压一样,要取最大的数值。 另外,压差法的实际意义在于一些具体的情况下,比如,楼梯间有外窗(这种情况也是很普遍)的情况下,下面我们根据实际的例子再继续讨论 关于上面的计算方法,大家可以先看看,消化一下,有什么问题请踊跃发言。 按照第四楼的图纸 其它条件不变 假定在休息平台一侧,每层建筑开了一个 3X2m 的外窗,单层双开钢窗 采用风速法,计算条件没有变化,结果不变 采用压差法,按照第一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还要加上外窗的缝隙漏风量 外窗在压差 50Pa 的情况下,每米窗缝的漏风量为 单层木窗:15.3m 3/m h 双层木窗:10.3m 3/m h 单层钢窗:10.9m 3/m h 双层钢窗:7.6m 3/m h 3X2 的外窗缝隙长度为 3+3+2+2+2=12m 那么采用压差法外窗的漏风量为 19X12X10.9=2485.2 则采用压差法实际的加压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