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脉导管未闭 1 ,在学习动脉导管未闭前必须先掌握胎儿的血液循环解剖 胎儿的动脉血完全来自母体胎盘的脐静脉(以胎儿的心脏为起点,出心为动脉,进心为静脉),通过静脉导管(与动脉导管名字相伴,是连接脐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血管),进入下腔静脉,汇入右心房,这一股动脉血液三分之二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射出心脏,供应头颈上肢。 头颈上肢循环后的静脉血通过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这股静脉血液和来自下腔静脉的完全动脉血液汇合进入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射出心脏,大部分的血液通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供应腹部盆腔下肢。 降主动脉的髂内动脉分出脐动脉进入胎盘,进行物质交换 其中还有一部分的血液进入肺动脉分支,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这部分血液进入到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射出;另外一部分血液是下肢盆腔腹部的血液回流到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2 ,掌握动脉导管闭合机制 (1 )动脉导管闭合的解剖生理机制: 动脉导管的结构与主动脉及肺动脉均不相同,大部分的组织是螺旋状排列的平滑肌,当其收缩时候,可以保证导管的长度不变,管腔的直径缩小,使导管内膜对合。但是前提需要动脉导管内弹力纤维层发生断裂,然后形成局部内膜垫,如果这两个前提没有发生,动脉导管就无法关闭。 (2 )影响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的两个重要因素 血氧浓度和前列腺素,前者是促进作用,后者是抑制作用 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壁对于高氧的敏感度低,对于前列腺素的敏感度高,所以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发生率高 (3 )正常新生儿动脉导管纤维化的解剖闭合(真正意义上的闭合)的时间 生后2-3 周,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一岁后闭合的可能性极小 3 .病理解剖 (1 )动脉导管位置 动脉导管位于主动脉峡部和肺动脉分叉偏左肺动脉侧。 主动脉峡部:主动脉缩窄段病变的部位绝大多数(95%以上)在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亦即主动脉峡部 主动脉峡部 (2 )正常动脉导管长度及直径 内径是3.5m m ,外径5-6m m ,长度1.25cm (3 )未闭动脉导管解剖形态分类及各个特点 管形、漏斗形、窗形和动脉瘤形 管形:多为中小导管,手术中分离结扎困难小 漏斗形:最多见的1 种,导管的主动脉端显漏斗样膨大,向肺动脉侧变细,最细的动脉导管颈部靠近肺动脉,是分离后结扎的部位 窗形:较少见,多为巨大导管合并肺动脉高压,管壁薄,手术难度大,分离过程引起破裂,导致大出血的机会较多 动脉瘤形:不多见,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