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业参考答案 立法简史篇 第一章:外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 C ) 2.( A ) 3.( B ) 第二章: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 AB ) 第三章: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判断题 1. ( √) 2. ( √) 二、单项选择题 1.( A ) 2.( A ) 3.( D ) 4.( D ) 第四章:劳动法概述 一、判断题 1.( √ ) 2.( ⅹ ) 3.( ⅹ ) 二、单项选择题 1. ( D )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 ) 2.( ACD ) 3.( BCD ) 4.( ABC ) 5.( ABC ) 四、名词解释题 1.劳动法,又称劳工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五、简答题 1.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称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2)它的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结合的社会关系。(4)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 2.我国《劳动法》第 2 条规定表明:(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即个体工商户)的劳动关系都归劳动法调整。(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中,仅限于劳动合同关系归劳动法调整。(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非合同劳动关系,即公务员和依法参照执行公务员制度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以及农村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的劳动关系,不归劳动法调整,而分别归相应的公务员法、农业法、军事法调整。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体系,为劳动法调整劳动领域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可以说,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可表述为以下各项:(1 )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2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3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六、论述题 1 . (一)公法和私法的基本划分 公法涉及宏观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其调整原则是公法不得由当事人协议变更,即公法关系完全依法设定;私法涉及私人(公民个人和法人)利益,即微观利益,其调整原则是“协议就是法律”,即私法关系允许协议设定。民法是私法的典型,行政法是公法的典型,劳动法、经济法则被视为兼有公法和私法性质(或曰私法公法化)的法律部门。 (二)西方国家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