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闲人 大六壬九大类象系统 一 类象 二 干支 三 支神 四 天将 五 神煞 六 六亲 八 课体 七 十二长生运 九 年命 一 类象 壬式复杂,实战之际,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还会感觉吉凶因素纠缠消长,何去何取,令人摇摆不定。在十年的学壬过程中,每到此时,却又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直觉”,那就是大六壬远不像想象得这么复杂,应该有一条十分明确、简洁的判断思路,现在的无所适从,不过就是因为所学日浅,尚未找到这条思路罢了。不过苦学良久,去寻找这一条路子,竟是渺如云烟,未能识荆。 学壬过程中,一个“核心迷糊”就是:壬占到底是以课体为主,还是以类象为主。学壬之初,心思全在课体,实践下来,准确率并不很高。后来读到《说约》,认为课体为重,类象参考,实证之后,准确率略有提高,但仍有不少课例,在断错之后回头去理解,竟是茫然不知所以。排除戏占的影响不谈,一种原则如果使我们当个事后诸葛亮都不成的话,这个原则就应该是有问题的。 还是师父的一句话点醒:“你把课体也看作一种类象试试。”虽然以前撰文,多次强调“壬本象学”,但却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象伙矣,一个课中的象,到底谁主谁次,何去何从,却还是不知所以。如果一切归入象,而象中则有“类象”,以类象为核心来推断,不知情况如何。 于是苦读《指南》、《断案》等,先贤的论述、遗例,竟是印证不爽!于是那一条思路在脑中逐渐形成。 壬占以类象为核心,根据所占事类,取其类神,依这个类神的吉凶旺衰来进行判定。 有人会笑,这样搞法,大六壬不就成了六爻卦?取出用神,看用神的旺衰?不是说大六壬的思维方式独特,跟六爻相距甚远吗?个人以为,六爻,可以看作是一种小六壬。六爻的取用,基本上是以六亲来取,父母、子孙、妻财、官鬼、兄弟,卦象、五行、爻位等也参照。基本上是一个主系统,几个辅系统。 宏伟的大六壬,却有七个取类来源,即七大类象系统:干支定位、支神、天将、神煞、六亲、十二长生运、课体。 二 干支 很多占类中,干与支本身就是类神。 壬占之日辰,系指占日之干与支,干与日、支与辰,异名而同义。 邵康节先生曰:“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百事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太极生两仪,干支即是两仪,代表一种“二分法”对待关系,因为只有立了矛盾双方,通过考察双方的形态表现和变化、力量对比消长,才能知道事物将向哪个方面发展,也才能判断吉凶祸福。 在很多占类中,干支定位,即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