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煤矸石充填型重构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迁移及分布特征-生物论文煤矸石充填型重构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迁移及分布特征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煤矸石充填型重构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迁移及分布特征,以淮北芦岭矿细矸、 粗矸和洗矸 3 种煤矸石及其复垦地玉米 (Zea mays L )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Cu 、Pb、Zn 、Sn、Hg 、Cd 、Cr 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在煤矸石和玉米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复垦所用煤矸石重金属含量整体呈洗矸> 细矸 > 粗矸:复垦地玉米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果实富集能力弱于其他器官,叶对Cu、Pb、Zn 和 Cd等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 此外,各器官重金属含量与煤矸石中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关键词:土地复垦:重构土壤;重金属;煤矸石:作物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114 (2016 )09-2202-04 煤炭是中国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但煤炭开采的同时又导致了地面沉降、矸石排放等新问题。 合理利用煤矸石充填复垦既可以提高矿区土地保有量,又能解决煤矸石堆存问题。在中国,利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区的土地复垦技术尚不成熟,对复垦后土地存在的潜在污染及粮食安全性分析亦缺少深入研究。同时,传统充填复垦技术规程中没有将煤矸石进行分类, 大多数学者针对煤矿塌陷复垦区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复垦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方面。董霁红等研究了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土壤不同深度重金属元素变化和污染程度:徐良骥等研究了复垦地覆土厚度与农作物2 / 7 产量的关系:郑永红等研究了煤矿复垦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变化及富集特征。以往学者对不同类型煤矸石充填复垦的区别研究甚少,而煤矿所产煤矸石种类不同其结构和性质差异很大, 因而用不同类型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其土地利用效果和环境效应差别较大。玉米(Zea mays L. )是淮北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因此,本研究在安徽省宿州市芦岭煤矿设置试验田。对细矸、粗矸和洗矸 3 种类型煤矸石及其复垦地玉米中重金属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分析作物不同器官对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及富集能力。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东南25km 芦岭矿境内,该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24.4m ,潜水位 +23.2m ,地下水埋深 1.2m 。研究区所在地原本为细矸复垦地,重新开挖 60m× 15m× 1.5m大小的区块,并分为20m× 15m× 1.5m3个区块,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