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洁净手术室标准的比较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编制组 一.引言 自1998-2000年在卫生部规财司基建处和原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现为中国医院协会建筑系统研究分会)领导下,开始编制国标《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工作,并于2000年颁布施行了“标准”,2002年颁布施行了“规范”。 我国洁净手术部的建设在未订规范时很少实践经验,只能由工程公司根据其了解的外国标准,或一些涉外公司依照各自国家的标准承接工程,导致手术室建设市场竞争无序和多国标准并行。 “规范”实施7年后的今天,我国已建成大约近万间洁净手术室,积累了远远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个时候,对规范的制订进行一次回顾和总结,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一些比较分析,肯定和坚持好的,修正不完善的,为“规范”的修订工作提供依据,很有必要。任何一本规范都要修订,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是在适合时间应该完成的事。 在上述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规范制订时的主要指导思想是:①一定要符合卫生学标准;②多分几个级别便于选择;③重点保护手术台这一关键区域;④以先进可行的空气洁净技术措施作为保障条件;⑤在指标上立足国情力求先进,但不冒进;⑥建筑上应以实用、经济为原则。 以下就几个重大方向、“战略”问题谈谈我们编制组是如何贯彻上述指导思想的,请专家们就“规范”起的作用、特点,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地方热烈讨论提出宝贵意见。 二、“规范”是如何分级的 1. 分级的第一原则是要符合为卫生学标准。“规范”是以“细菌浓度”来分级的,而不是以洁净度100级、1万级„„等来分级。 一个洁净手术室建成了,你不告诉护士长它控制的菌浓是多少行吗?就像一些外国标准,只有配备的过滤器级别如 EU5+EU7+H14,就叫Ⅰ级,这个Ⅰ级和那个Ⅰ 级能一样无菌吗? 在手术室,作为卫生学指标的菌浓可因风量多少,过滤器数目多少,质量好坏,有无泄漏,送风口如何布置,回风口如何布置等等因素不同而不同。 就以送风口布置来说,例如10万级,可能一个送风口也行,但不如在相同风量下2个或4个同样大小风口更好;如果还是这么多总风量,还是每个这么大的风口,把它们集中起来效果更好,或者在保证最低风速时再扩大面积还要好。如下图。 所以建成后的洁净手术室没有一个它能达到的菌浓标准实测值,护士长能同意用吗?因为不同的工程公司虽然用了同一级别过滤器,但其安装质量肯定会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