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超声波速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及其产生机制; 2. 学会用相位法测超声波声速并学会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3. 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吸收系数及反射面的反射系数; 4. 并运用超声波检测声场分布。 5. 学习超声波产生和接收原理, 6. 学习用相位法和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并与公认值进行比较。 7. 观察和测量声波的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 二实验条件 HLD-SV-II 型声速测量综合实验仪,示波器,信号发生仪 三实验原理 1 、超声波的有关物理知识 声波是一种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弹性波。声波按频率的高低分为次声波(f <20Hz)、声波(20Hz≤ f ≤20kHz)、超声波(f >20kHz)和特超声波(f ≥10MHz),如下图。 声波频谱分布图 振荡源在介质中可产生如下形式的震荡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它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它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 表面波:当材料介质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产生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介质表面的质点做椭圆的振动,因此 表面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 随 深 度的增 加 衰 减 很 快 。 板波:在板厚与波长相当的弹性薄板中传播的波,可分为SH 波与兰姆波。 超声波由于其波长短、频率高,故它有其独特的特点:绕射现象小,方向性好,能定向传播;能量较高,穿透力强,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小,在水中可以比在空气或固体中以更高的频率传的更远,而且在液体里的衰减和吸收是比较低的;能在异质界面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 2、理想气体中的声速值 声波在理想气体中的传播可认为是绝热过程,因此传播速度可表示为 rRTV (1) 式中R 为气体普适常量(R=8.314J/(mol.k)), 是气体的绝热指数(气体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之比), 为分子量,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若以摄氏温度t 计算,则: tTT0 KT15.2730 代入式(1)得, 000001V1)(VTtTtTrRtTrR== (2) 对于空气介质,0℃时的声速0V =331.45m /s 。若同时考虑到空气中的蒸汽的影响,校准后声速公式为: smppTtw/)319.01)(1(45.331V0 (3) 式中wp 为蒸汽的分压强,p 为大气压强。 3、共振干涉法 设有一从发射源发出的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传播,到达接收器,如果接收面与发射面严 格 平行 ,入射波即 在接收面上 垂 直 反射,入射波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