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思考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考一、 原有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九十年代, 国有企业建立了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的薪酬制度, 形成了以岗位工资、 技能工资为主的工资模式, 它是根据国家要求在废除等级工资制后, 以劳动技能、 劳动责任、 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 以岗位工资、 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建立起的工资制度。由于此种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岗位测评( 岗位测评是以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岗位的劳动为评价内容, 综合运用劳动管理、 劳动生理、 劳动卫生、 环境监测、 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经过劳动者的劳动状况诸因素的定量测定和评定, 把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所付出的智力、 体力及劳动环境的影响抽象化、 定量化, 来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负荷量和不同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 的基础之上, 突出了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 反映了按岗位、 按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进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 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实际运行中己产生和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缺陷越来越明显, 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快速进展的需要, 到了亟待改革的时候。 1、 薪资结构复杂, 工资单元划分过细, 工资结构中”活”的部分比重小, 与工作业绩脱节, 难以发挥激励作用。岗位技能工资由 10 多个工资单元组成, 各工资单元相对独立, 且平均分配的部分占相当大的比例( 占 20%左右的各类津贴) , 在缺乏严密考核的情况下, 失去了工资分配应有的弹性, 难以与工作的绩效直接挂钩; 由于岗位工资仅占工资构成的 15%左右, 而技能工资占了 40%以上, 平均主义、 大锅饭的色彩依旧浓厚。 2、 技能工资未能与职工实际技术等级挂钩, 效益工资变成了补贴性工资。现行技能工资不能反映技能的差异, 更多的与年资挂钩, 其高低主要体现在工龄的长短和职工劳动贡献的积累上, 实际是一种未和职工技能、 职务、 职称和贡献挂钩的等级工资, 反映不了技能工资的职能作用, 导致职工学技术、 钻业务的积极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不高; 效益工资是我单位在九十年代初效益好的情况下建立的工资单元, 由于管理上的原因, 使它与经济效益脱了钩, 该单元已变为职工固定收入的一部分; 奖金没有有效地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