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第二中学《导学案》(教师用)高 年 级: 高一年级学科 : 语文主备教师:马智勇辅备教师:课题:《琵琶行》课型:授新课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高()学生姓名:学习小组:《琵琶行》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典诗歌中序和诗的关系以及歌行体的特点。2.体会古典诗歌形象化的表现手法。3.鉴赏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技能目标: 1.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2.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3.学生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2.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教学难点: 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学法指导】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学习流程】 导入、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点评、巩固练习《琵琶行》导学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 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能力目标:流畅的朗读课文。情感目标:明辨是非学习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1 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位琵琶女“年长色衰 ”后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 ”中的凄凉心境。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成衬。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 “兼济天下 ”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卖炭翁》为代表的“讽喻诗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