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镜子》 新郑市实验幼儿园 吴小彦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光与影’的活动内容之一。镜子是幼儿日常生活所需品,除了用来照镜子整理自己,镜子其他的功能可能了解的并不多。《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有趣的镜子》是本次半日活动的第一个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去发现,当双面镜子的夹角改变了,摆放在镜子前物品的影像也会不同,从而使幼儿的探索活动从无意转向有意,激发幼儿探索镜子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中,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 2.通过玩玩、看看,了解镜子角度变化和成像数量之间的关系。 3.能够将经验进行迁移运用,感受镜子对我们生活的帮助。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单面镜、双面镜;油画棒、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1.一面镜子的游戏。 (1)谜语导入,引出“镜子”。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仔细听,猜猜谜底是什么?你笑她也笑,你哭她也哭,小脸洗净没,问她就知道。(幼儿答:镜子)对,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镜子(教师出示镜子)。 (2)幼儿每人一面镜子,两人合作,感受镜子成像现象的有趣与神奇。 a .师:我请小朋友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儿答:里面的人和我长得一模一样,丰富词:一模一样) b.小游戏:我是一面小镜子 c.师:咦?吴老师怎么觉得我身后面站了一个人啊?我请你们动动脑筋,怎样我不回头,就能看见我身后的人呢? (幼儿动脑想办法)。 d.师小结:把镜子放在面前,调整镜子的角度,高低就能从镜子中能看见后面的人和物。 e.师:看来你们对镜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哦,今天啊,吴老师戴了一个很漂亮的发卡,你们看看,好看吧,可是我自己也想欣赏一下,怎么办呢?谁能帮我想个好办法,让我看到那个漂亮的发夹?(幼儿单独上来尝试探索)? f.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否和同伴一起来合作,看看能不能找到好办法?(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帮助,两个幼儿用两面镜子,并摆放镜子的角度) g .师小结:我看到 XXX 小朋友用的办法,我请他们上来演绎一下,大家给评评是不是一个好办法了(用二面镜子,一前一后放置,调整好镜子的位置,就能看见自己后面的头发)。 2.双面镜子的探究。 (1)师:刚刚,我们用一面镜子来照自己,都能照出不同角度的自己,那我现在要变换一种镜子来照照自己,又会有怎样的秘密?教师出示双面镜,提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