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1、手续合法性核查手续合法性核查是企业对污染防治法遵循情况的自我评价。1.1环保审批常见问题1)新建、改建、扩建污染环境的项目是否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2)有新、改、扩建设项目的单位是否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建设单位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文件是否经过批准同意;4)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变化后,在开工建设前是否重新审核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5)建设单位对已经进行过环评的建设项目满5年后才开始建设,是否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重新进行了审核。1.2“三同时”验收常见问题1)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是否:①环保设施已同时建成;②环保设施是否经过验收;③环保设施验收是否合格。2)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在进行试生产前是否:①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前是否向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并经同意后才开始试生产;②试生产的建设项目是否主体工程与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一起投入试生产;③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是否向环保部门提出环保设施验收的申请;④试生产需超过3个月时,是否提前提出延期申请。1.3排污收费常见问题1)企业向大气或者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时是否按照规定缴纳了排污费;2)企业在直接向水体和海洋排污时是否按照国家的要求缴纳了排污费;3)企业是否按照规定缴纳了超标环境噪声排污费;4)企业是否不具备减免条件而申请了减免,是否不具备缓缴条件而申请了缓缴。1.4手续合法性核查对策措施要对全省化工园区生产企业现状进行全面摸底,逐个排查,重点从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技术质量、人员资质以及土地、能耗、项目审核程序和工商登记等方面查清现有化工生产企业的现状和问题。2、企业环境应急管理企业是防范环境风险的第一责任主体,是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提高企业防范环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是检验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标度尺和风向标,是建立社会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石。2.1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常见问题1)部分单位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在人力、应急装备、资金等方面。2)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急准备工作不足:一是部分企业未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二是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三是应急演练效果不佳。3)突发事件报告不及时,处置不当:不少企业由于担心追究责任、事故赔偿等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特别是事件发生初期,在完全可控制时不及时报告;一些企业在应急救援中只保护企业内部的人员和财产,不管公共环境安全。2.2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对策措施1)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及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综合考虑企业内环境风险源的种类和数量、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企业周边的环境敏感区,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2)推进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以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为重点,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周围的环境敏感点、潜在的环境问题,科学合理地预测环境风险;3)加强企业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应以满足解决发生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4)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过程中,建立顺畅的信息报告机制;5)积极配合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采取清除和减轻污染危害措施;6)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置,做好恢复重建工作。3、管理体系、管理档案、在线监控建立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使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污染预防、推行清洁生产,保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避免环境刑事责任。3.1企业管理体系常见问题1)是否制定环境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2)是否获取适合企业的环境法律法规;3)是否明确环境管理的作用、职责和权限;4)是否有专门的管理者和监管者;5)是否具备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化学危险品等的运行控制管理;6)是否定期组织合规性评价。3.2企业环境管理档案常见问题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包括:建设项目清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环保部门环评审批文件、项目试生产批复文件、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资料等;2)污染物排放档案。包括:最近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