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思维能力 (一)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问题可以分为科研问题和学习问题两类。 科研问题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的未知 l 我们学习时,表面看天天在和概念和原理打交道,实际上我们是在学习有关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 要想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仅靠感觉、知觉、表象是不行的,需要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才能完成。 人正是因为有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大脑,所以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间接地、概括地、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 1869 年人们已经掌握了63 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当时的化学家们都在考虑,元素的性质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元素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杰出的。他用厚纸片做了 6 3个方形卡片。卡片上记录着元素的名称、性质和原子量,又通过反复的思考最后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根据这个规律,他把自己已经知道的 6 3 种元素排列在一张表里,这张表就叫元素周期表。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某些未知元素的性质,还指出已测定过的元素原子量的错误,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后的科学事实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 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或者说是核外电子排列的周期性变化。但门捷列夫这个伟大的发现,还是为人类进一步揭示元素性质和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开辟了道路。 门捷列夫的这种认识,是由于没有停留在对个别元素的认识上,而是以某一类事物的整体(6 3 种元素)为研究对象,所以抓住了某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发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认识,只有通过大脑思维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不然是很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 门捷列夫在回答彼得堡小报记者的提问时说:“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 2 0 年,而您却认为坐着不动,5 个戈比(俄国货币单位)一行,5个戈比一行地写着,突然就成了。事情并不是这样!”“考虑了2 0 年”,说明了长期而艰苦的思维活动在探索事物规律中的重大作用。 丹麦科学家第谷·布拉赫花了3 0 年时间积累了行星运动的大量观察材料,但没有发现什么重要的规律。而他的学生,德国的刻卜勒在第谷的感...